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

作者: 时间:2024-03-12 点击数: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一、申报要求

1. 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院及产业部门中具有博士学位或者中级技术及以上职称并从事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均可申请开放研究基金;

2. 申请者的研究课题应符合本实验室项目指南,有明确的前沿性、开拓性及应用前景,有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考核目标明确,且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较强的关联性。有可预期对实验室贡献的成果,同时应有较好的前期工作研究基础;

3. 2024年度实验室计划支持2项,本年度将重点资助由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家,特别与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脊柱脊髓生理与病理、神经再生、类器官、干细胞、生物材料、医学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探索类项目;

4. 申请者可与实验室在职科研人员联合申请。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须标注“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字样(英文为:Supported by Key Laboratory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Tongji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XXX).

5. 申请者在实验室网站下载《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请书》,并按要求填写,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盖章后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评审规则

实验室在完成开放课题收集后,将聘请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相关委员和部分实验室教授委员会委员以及特邀相关国内专家组成开放课题评审组,对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并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就开放课题评审情况进行汇报,由学术委员会确定最终资助项目。


三、管理办法

1. 对批准资助课题,资助期限一般为两年,每项开放课题的资助经费3-5万元人民币。

2. 批准的开放研究基金只能用于课题研究费用,如材料费、测试费、加工费、仪器机时费、差旅费、出版/文献/信息/知识产权、会议费。经费使用按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条例执行。

3. 开放基金资助的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和奖励申报等都应标注“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和基金编号[ Supported by Key Laboratory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Tongji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XXX). ]。其中论文发表时“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 号, 200065 (英文论文为Key Laboratory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Tongji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389 Xincun Road, 200065, Shanghai, P. R. China)

成果形式包括:正式发表论文、鉴定成果、获奖成果、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资助证明(原创性探索类课题,应与被资助开放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申请或已批准专利、相关社会和经济效益证明等(转化类课题,应与被转化类成果相关)。

4. 前期曾申请过本实验室开放课题且已结题,如再次申请开放课题需附上上期研究工作状态和成果贡献说明。上期课题完成情况突出的申请人将推荐优先资助。

5. 项目实施第一年7月份提交一份年度进展报告,第二年7月份提交结题报告。

6. 凡获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单位将在开题报告后一次性获批3万元,剩余2万元在审批通过后,凭发票报销。


四、申请流程

1. 请在本网站(https://sci.tongji.edu.cn)下载申请书模板,然后根据模板内容撰写申请书。(本文附件二)

2. 项目申报从2024325日起,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825日。

3. 课题申请书的电子文档发至如下地址:yangletao@tongji.edu.cn(阳乐涛,手机19359917861)。课题获批后,请并将一式四份的纸质申请书签字盖章用邮政特快专递邮寄到如下地址:

收件人:阳乐涛;手机:19359917861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中山北路727

单位:同济大学沪北校区汇峰楼五楼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200070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26


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