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及主任简介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介绍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and Regener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是同济大学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请支持复旦大学等高校培育建设一批科研基地的函》(教技司[2018]58号)】,于2018年3月承担建设,同年9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并于2021年9月正式通过验收。
目前实验室建筑面积 3650 平方米,分为两个工作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工作区和同济大学工作区。医院工作区旨在紧密结合临床,用基础研究的手段解决临床科学问题,并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大学工作区旨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基础研究的强势,实现多学科交叉和原始创新。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发展自2012年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所,依托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同济医院骨科建设。重点实验室整合了同济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资源优势,重点积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力学等优势研究力量,以解决脊柱脊髓损伤关键科学问题。
实验室以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领域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凝练以下四个主要方向:脊柱损伤修复机制与功能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脊髓神经生理与损伤病理机制研究、干细胞与生物材料促进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究、物理调控与智能康复研究。实验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 50 余人,拥有一批杰出的国家高层次人才。
[ 1 2 ]